简约而不简单!节俭办赛,同样精彩

  没有腾空而起、熊熊燃烧的场景,而是将最后一棒“飞扬”火炬嵌入象征团结的“大雪花”中央,主火炬就此点燃。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一簇“微火”,不仅意蕴丰富,而且传递出绿色低碳理念,体现着节俭办赛特色。

  北京正在为世界奉献一届简约、安全、精彩的奥运盛会,全球为之瞩目。从申办、筹办到举办,北京坚持节约原则,不搞铺张奢华,不搞重复建设,推动可持续再利用。大到场馆改造,小到使用节水设备,6年多来,北京信守申办时提出的节俭办赛之约,把承诺化为实践,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、中国方案。


  因地制宜,巧用遗产场馆。作为世界首个“双奥之城”,北京有2008年夏季奥运会遗产支撑优势,筹办冬奥会具有有利条件。不搞大拆大建,北京积极探索奥运场馆“反复利用、综合利用、持久利用”方案,最大限度利用现有场馆,应用最新科技成果改造夏奥会场馆,以满足冰上竞赛项目、开闭幕式等需求,减少资源消耗。“水立方”变“冰立方”,五棵松体育中心实现从篮球到冰球的赛场转化……北京赛区的13个场馆有11个利用了夏奥会场馆。“换装变身”的场馆成为名副其实的“双奥场馆”,焕发全新光彩。

  创新融合,参与城市更新。当冬奥筹办与工业遗存相遇,奇妙的创新融合,成就了冬奥新地标和城市新景观。在首钢园内,依托原有工业厂房设施,通过设计改造,冬奥设施嵌入其中。原为炼铁原料区的西十筒仓,成为北京冬奥组委的办公地;曾经的老工业厂房,被改造成冬奥训练场馆。从软件到硬件,从赛场到生活,冬奥筹办过程融入城市更新进程,有效降低了办奥成本。如今的首钢园,举办以冰雪运动为特色的国际级体育赛事、高端论坛等活动,相关产业快速发展;无人驾驶车在园区畅行,科技应用场景日益丰富。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首钢三号高炉俯瞰园区时曾说,谈到可持续发展,只需要在这里看一看。节俭办赛的实践,让奥运因城市更精彩、城市因奥运更美好。

  习近平总书记叮嘱:“办冬奥不是一锤子买卖,不能办过之后就成了‘寂静的山林’。”在北京冬奥村,四合院风格的三进院落,赛时是奥运健儿的“家”,赛后将变为广纳英才的人才公寓。“筑巢引凤”成为北京冬奥村未来的利用方向。立足当下、着眼未来,北京在改造和建设场馆时提前谋划,充分考虑赛时需要和赛后利用。一方面,场馆设计注重节水节能,降低运行成本,确保后续利用可持续;另一方面,按照“一馆一策”思路,每个场馆都制定了赛后利用方案,打造四季运营、持久利用、业态多元的综合性场馆。既有超前谋划,又有“后奥运”规划,既探索综合利用,也尝试持久利用,筹备办赛过程中积累的经验、形成的成果,是中国留给世界的一份宝贵财富。

  简约而不简单,节俭同样精彩。在北京的天安门广场、机场专机楼出口、东单路口等地,有10个冬奥主题花坛,其中不少填充材料、覆盖物是平常修剪下来的园林植物枝条、果实等,经加工处理后再利用制成的。秉持绿色办奥、共享办奥、开放办奥、廉洁办奥的理念,突出科技、智慧、绿色、节俭特色,北京冬奥会必将在人们心中留下难忘的记忆。

  来源: 人民日报